网站标志
图片
 
文章正文
巧设真实教学情境 助推核心素养生成
作者:许月琪    发布于:2023-11-08

巧设真实教学情境 助推核心素养生成 

——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比赛

    前言序章

 落木逐秋去,初冬倏已近。为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加强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秦皇岛市第三中学教务处以教学展示+说播课形式组织开展了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比赛。参赛教师精心备课、磨课,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情境巧设

任务·活动构建高效课堂

地理学科于佳明老师在《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课中,以卢龙县鲍子沟村“葡萄小镇”的振兴过程为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贯穿课堂的情境中,体验地理思维的提升过程。本节课以学生课前调研与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基础,课堂教学组织高效,地理核心素养融会贯通,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情、建设志。

 

数学学科温梦洁老师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一课中,以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从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中推导出求解的一般性方法,进一步发展为用函数理解方程、不等式的思维方法。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张丽老师以Unit1 Art中的第三部分Using Language-Listening and speaking为授课内容,设置Talk about traditional art这一主题,创设了AI 导游带领学生参观艺术馆的主题情境,串联听力获取信息、探究演讲中提示句、小组展示传统艺术三个环节,践行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应用时间能力与迁移创新能力。

 

历史学科张萍老师《制度与人——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围绕“制度对人的影响”这一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谢焕、王敬弘、孟郊、唐太宗和魏征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使学生理解“制度创新促进人的发展”这一主题,并以历史短剧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三省六部制的决策程序,在真实情境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刘宁老师《自由落体运动》一课,以接纸币的游戏导入新课,从雪花飘落、苹果落地等生活现象引入,使学生初步形成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观念。在学习自由落体加速度数值的过程中,从手机传感器示数的初步认识,到用探究实验做更精确的定量计算,使学生形成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化学学科冯瑞老师《探究“暖宝宝“的发热原理》一课,以入冬三件套之一“暖宝宝”为情境线,以探究“暖宝宝”的成分为问题线,以探究“暖宝宝”的发热原理为任务线,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为知识线,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证据意识。

 

语文学科颜爽老师在《追溯英雄人物、探究民族品格——<蜀相><书愤>联读》一课中,创设主持人大赛这一真实情境,通过品读诗歌韵味、感悟诗人情志、探究民族品格三大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下完成对诗歌的联读任务,并深刻领会古往今来的英雄精神,加深学生对民族品格的体悟。

 

 课后说播

 研讨·总结促进专业成长

 优质课比赛后,教务处召开了“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实践与研讨”优质课总结会。会议先由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冯瑞、于佳明老师结合课堂实录,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方面进行说播课展示。化学教研组长张艳杰老师、地理教研组长李晓东老师分别进行总结评价。

 

    宋雪主任对“情境教学”进行了解读,并总结了各节课的亮点与不足,要求参赛教师对教学设计继续打磨完善。教学副校长赵立斌对说播课提出指导意见,并希望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以生为本、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点滴习惯。

 

会上,金艳红书记与李金丑校长为获奖教师颁奖。

 

真启发有效思考,实促使素养落地。真实情境的创设已逐渐成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凭,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次教学比赛展示优秀课例,启发教学思路,对真实情境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新鲜的思想活力。

 

供稿|许月琪

摄影|教务处

脚注信息
冀ICP备13010646号-1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9-2024 秦皇岛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