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 · 艺考新政】同思共学 凝聚美育合力
在美术基础教育中,学生是否具备审美水平、艺术素养、创造能力是美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高考改革是明晰美术人才选拔培养定位的现实所趋。2024年河北省艺术类高考改革方案已经正式出台,为迎接新形势下的美术统考改革,秦皇岛市第三中学美术教研室及时掌握艺考新政动态,精准施策为新课改做足准备,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构建美育合力,彰显学校教育特色。
开学伊始,美术教研室对美术统考改革内容及高考大纲的变化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归纳了速写(综合能力)学科命题创作的五大分类,从创作工具、创作形式上进行示范。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专业院校招考标准,结合我校艺术生特点对教学重点进行梳理,确定了以《高中美术鉴赏》教科书为蓝本,根据教师特长分为六个美育小组,从艺术的审美规律与学科技法的有机结合开展教研。
2024年3月12日,美术教研室召开了艺考课改第二次教研推进会,各个美育小组重点分享了《美术鉴赏》的教研结果。按照开学初的教研分工,各组代表分别对教材中各章节的美育目标、艺术创作理念予以分析,对学生结合美术知识开展相关创作的内容、多样形式做了深入探讨。
分析探讨
第一单元《观看之道——美术鉴赏的基础》由郎艳老师进行教研分享,讲解了运用“四步分析法”分析美术作品,教学重点要从艺术家的时代背景、创作理念、人文思想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美术鉴赏,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能力,提炼生活场景能力,懂得运用审美法则表现生活能力,为艺术创作奠定扎实基础;
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由王小壮老师分享。他从中国传统绘画、文人画、西方古典绘画、西方现代艺术等四个主题逐一分析,结合范例建议教师从中外美术史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的艺术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对中外美术史的发展和每个时期的艺术创作有所了解,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蕴含的人文思想、独特的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要充分了解和实践。
第三单元《匠心之用 ——雕塑艺术》由孙慧老师分享研究心得。她从本单元围绕什么是雕塑,如何欣赏雕塑及其与生活的关系展开学习进行介绍。重点分享了如何思考雕塑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了解雕塑所蕴含的人类历史观、文化观。
第四单元《无声之韵——建筑艺术》由郭羽老师从实体与虚空、人与天开、人居与环境等三个主题分别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材料、布局,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造园技法、对外传播和影响,探讨城镇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等问题。建议引导学生从时间轴和地域特点两条主线上学习分析建筑艺术,即从时间轴上剖析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以及未来建筑的建筑特点,从地域特点上归纳建筑特征发展的规律。
第五单元《淳朴之情——民间美术》由陈马玲老师讲解了民间艺术的主要形式,对民间美术艺术特点从造型特点、构图方法、表现语言、色彩体系等进行了梳理和分享。
第六单元《时代之镜——中国现代美术》由张悦老师进行了分析。本章记录了中国历史发展,描绘了伟大的时代变革。张悦老师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重点要理解美术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联系,也要了解现代绘画的表现内容与形式、构图、色彩用等基本的绘画原理的密切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
本次美术课改推进会仅仅是一个开端,接下来,三中的美术专业教师团队在迎接高考改革的进程中,还要不断细化教研内容,深入分析美术教材,在学科实践上同步引领,在考试方向上科学应对,运筹帷幄。
主讲教师简介
Teacher 1郎艳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擅长艺术作品鉴赏及摄影。
Teacher 2王小壮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备课组长,擅长中国画创作。
Teacher3孙慧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擅长油画创作。
Teacher4郭羽
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擅长水彩画创作。
Teacher5陈马玲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擅长油画创作。
Teacher6张悦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擅长漆画创作。
供稿|王小壮 施淑贞
摄影|刘浩 郎艳